接續前兩次所言,從行政、土地與文化的角度檢討莫拉克風災以來的重建工作,其實這些討論都可以在這一年相關的新聞事件觀察到。重建工作本就是紛亂而龐雜的工程,受災民眾、在地協助的NGO、鄉公所到縣政府,每一個環節都緊緊相連。
只要一下大雨,又讓部落的族人、政府單位繃緊了神經,各類救援的物資、儲糧、災變撤離區等也陸續準備、待命。問政府88風災之後學會了什麼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問部落族人學到了什麼經驗?當需要協助的時候能夠透過哪些管道?部落的狀況要如何讓最新的資訊傳出來?
風災之後一些熱心的人士,架構了「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以比較靈活的資訊報導方式,將第一線的在地新聞傳送出來。另外公共電視的「Peopo公民新聞」網,提供傳送各地新聞的平台,讓各地角落所發生的事件,都能傳送出來。
這些新聞傳送方式也多少顛覆了傳統媒體透過SNG的方式,僅專注在最「精采」的新聞事件,而不是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面對地方民眾對於災難實際需求與心情。
當面對公部門的行政疏失時,我們可以去抗議,但第一時間的災難資訊與記錄,這樣的能力族人準備好了嗎?此外當要進行撤離的時候,族人們是否也演練好一套有效率的撤離方式?山上不比平地在救難資源上的效率,部落似乎也需要開始思考自身能力的增進,讓社會大眾更能體會到部落與山上生活之間的特殊連結。
從族群的角度,回顧在重建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話語」。一些部落的族人面臨無家可歸的處境,在政府、慈善團體等協助下,逐漸地在所謂的「永久屋」中落腳。當然正負面的消息都有出現,我在意的是逐漸有著一種「山上」、「山下」的「話語」出現在各種討論形式中。
在回到原鄉努力的族人們,可以看到他們為了家鄉、文化而努力著。而在「山下」接受安置的族人們,也在重建之後找到安居避風的所在。
「山下」的族人們在生活的現實中被迫選擇,然而當「山下」的話語投射到族群面向時,卻又隱晦的背負了某種「族群正義」,他們成為被觀摩的對象、成為示範、成為政績。
沒有任何的「族群正義」立場可以設定誰是「樣板」。這並不是刻意挑起族群問題,而是在災害之後,族群概念之下不應該、也不適用到政治、社會與文化上的「劃界」與「定位」。
在多元的概念下,我們可以正視在族群上、文化上、社會生活習俗上的「差異」。但在莫拉克之後,所因應的各種重建工作,族群間的「差異」是否能代表了某種「判準」,是否以「差異」作為「正義」的跳板,我們是否有能力進行一個政治經濟的批判以及社會文化下的反省?
在屆滿一年的日子裡,一些回顧、整理、檢討的聲音將會陸續出現,而在6日災民將夜宿凱道的前夕,無論是哪一種身分、民族、部落,都必須更深刻的去面對自己的過去與未來,而不是僅在行政、福利與資源上的爭奪。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