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莫拉克災後重建迷思之一:少數人的執念?

莫拉克風災已屆滿一年,針對原住民災民以夜宿凱道提出「反分化、反迫遷、守護原鄉」訴求之行動,行政院長吳敦義於8月1日在一場關於重建週年的特展中指出:「真正關心原住民朋友的生活,應先從保障他們的生命開始,鼓勵他們搬下山,離開危險之地,不要因少數人執念留在原鄉而陷原住民朋友於險地。」

之後,行政院原民會和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於8月3日召開記者會表示,1萬9千多名的災民中,至今人有超過1萬人留在山上,因此政府並沒有迫遷之實。

然而這樣的數據,卻反倒驗證了留在山上並非僅是「少數人」的意願。

數字會說話,留在山上是災民中多數人或少數人的意願?已無須再辯,然而其間行政院院長為回應災民的反彈,又解釋所謂少數人是指那些「不住在山上,也不是原住民的朋友」,這樣的說詞似乎越描越黑。

目前協助災後重建的團體,不論抱持的想法為何(包括主張災民應該全數遷下山的團體),幾乎都有非原住民的參與,甚至主導。因此,把原先提出的人數問題轉移成族群身分問題,很難論證要留在山上的「不正當性」,反倒有點坐實了災民對「分化」的指控。

其實,關於原住民留在山上生存與發展之意願的重點,並不是人數多寡與否。以多數人的目的、利益和需求,乃至自以為是替少數著想的主觀認知(或藉口),犧牲少數,固然在歷史中不斷的上演,但並不表示這是符合正義的作為。

人性高貴之所在,即是願意摒棄多數暴力、弱肉強食的模式,尋求正義的價值,而政府之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正是要為社會正義建立並維持一個制度性的環境。

倘若政府對於爭議之處理方式,是將其簡化為「少數人」的問題,則政府可以稱大埔拒絕被徵收的農民是少數、稱要留在山上的原住民是少數,讓「其他」的人覺得事不干己,明天任何「其他」人也都有可能在其權益和政府作為相抵觸時,被切割成少數,而其中的不正義就在這樣的邏輯下被忽略、掩蓋。

原住民留在山上生存與發展的意願一事的關鍵,在於社會正義是否得以彰顯。原住民族維持其與土地的關係及其土地權利,不論是從國際法、我國的憲法、兩公約施行法、《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角度來看,都有其正當性。

政府在重建的作法中,有沒有便宜行事、違反法律原則,理當被慎重檢視,而造成當前原住民居住之地區環境危險之政策根源,以及未來合理的限制發展補償機制的建立,乃至結合原住民生態知識進行環境治理的可能,也都已經到了必須被認真放在整體國土和族群正義的架構之中加以考量的時刻。

能否摒除「多數/少數」、「遷村/拒遷」等簡化之二分邏輯的操作,好好來思考這些問題,正是對於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大考驗。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族群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