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聖文
國內原住民族年度重要新聞獎項----第二屆雲豹新聞獎,已於本月揭曉。雲豹新聞獎設立主要目的,是為扭轉過去媒體以主流社會的角度報導原住民,無法真正的將他們的訴求報導出來,因此,新聞報導的內容著重在是否有「原住民族的觀點」。
然而,所謂的原住民觀點在一般的解釋下,基本上呈現兩種說法:一是透過新聞能夠讓一般民眾了解原住民想要什麼。二是,以自身族群的觀點,將部落面臨到的議題、文化與生活處境,透過影像呈現出來。
這些說法中有幾點困惑,首先,何謂「原住民族觀點」?在一般原民新聞的訴求上,大部分新聞主要呈現的手法,一是「控訴」,二是「弱勢」,這兩種觀點以事件或是運動方式呈現。然而,需要考量的是原住民族「想要什麼」?這部份當具體呈現出來時,是否具有原住民族觀點?每當原住民作為一個新聞對象時,政府總是作為被控訴的對象,然而事件或運動本身的形式,是否也需要在新聞的處理上被考量。也就是說,原住民族的所遭遇到的各種議題中,這些事件與運動在其中有什麼意涵。
新聞處理「想要什麼」的模式,主要處理的具體及表象上的訴求。但「為什麼」會「想要什麼」,是需要回歸到運動與事件本身的議題上。這部份是需要記者本身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的連結能力與整合性。
弱勢訴求的「想要」,與「為什麼成為弱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新聞處理。後者強調的是一種反思性的能力,從歷史、社會結構、變遷等的角度,針對議題性而報導。但這部份牽涉到第二類型的說法:影像呈現什麼是原住民的觀點?
臺灣一般民眾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在近幾年來已有改進,但影像的前進卻需要重新檢討。長期以來,原住民的影像基本上呈現一種紀錄片式的寫實主義,一方面臺灣一般民眾、政府高官們,對於原住民族的不了解,也讓這樣的影像手法成為必要。然而賽德克 巴萊的電影的成功,卻可讓我們反省下一步原住民影像的呈現手法該有創新的模式。
影像內容的素材,往往受到文化性的符號所影響。新聞內容中的原民族,需要有著原住民的符號,然而有些符號卻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刻版印象。例如像是文化祭儀的服裝、飲食、儀式等,文化獵奇性的鏡頭,仍然在影響呈現上,以媒體的立場決定了大眾需要認識的內容。
但在傳媒管道不斷增進的情況下,閱聽人的自主性選擇能力越來越高,尤其是網路媒體的興起。因此,符應大眾口味的考量,在近幾年的媒介的多元性上,逐步的被削弱。
回應標題的主體性的問題,正是在原住民族自身觀點,並不是以一種族群中心主義的角度來進行處理,否則仍舊只是在「自己玩自己」的層次上,而無法有效對當代臺灣的民主、自由的治理進行根本性的質疑與批判。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