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愛努文化,館內限定!

文、照片/  屋米

每年2月7日為日本「北方領土日」,很多當地社團都會
發起要求俄羅斯歸還南千島群島的連署活動。
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上,愛努民族曾經居住過鄂霍次克海周圍的島嶼,包括庫頁島(薩哈林島)、勘察加半島、北海道(蝦夷)、日本本州北部。但在中日俄三國領土爭奪的戰火下,逼迫遷移至北海道。1869年明治時期,日本設置北海道開拓使,正式將北海道納入行政範圍,居住在北海道的愛努族成了日本國民。

領土爭議原住民消音
近年來日本與俄羅斯為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之領土主權爭議不斷,而每年的2月7日正是日本的「北方領土日」,也使得這個爭議達到高峰,若這時節到日本旅遊,便隨處可見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的訴求活動。此行不管在東京街頭還是北海道北方的網走市,都能看到這個燃起每個大和民族沸騰熱血的愛國活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南千島群島這個領土主權歸屬爭議中,始終沒有聽到任何”當地原住民”主張傳統領域與政治主權的聲音!

消滅愛努文化的同化政策
19世紀末的明治維新接受西方現代化開始,對愛努族採取同化政策,再加上北海道開發破壞了原始的自然環境,致使愛努文化延續面臨嚴峻的打擊。而1899年施行「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更將愛努族與所謂的「大和民族」進行區隔、汙名化,以排斥、淨化的種族隔離政策,至使愛努族人在這個歷史的過程中飽受歧視,進而到現在多數族人已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身分,隱密在日本「單一民族」的同化政策中。即便日本政府在1997年廢止「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重新制定「愛努文化振興法」,並於2008年正式承認愛努族原住民族的身分與地位,絕大多數的愛努族依舊不願意承認自己原住民的身分,其語言、傳統文化等皆瀕臨消失的危機。

黃昏的愛努文化
北海道網走市流冰祭中,穿著改良愛努服飾的親善大使。
北海道網走市內的「北海道立北方民族博物館」展示曾經在此地生活過的各族群文化,包含愛努族、印地安人、薩米族、伊努特等北方民族。館長岡田淳子女士說明博物館設立的緣由,北海道在歐亞北方大陸各文化的交流上占有重要位置,同時也是北方族群交易的重要樞紐。歷史發展過程中,日本的與北方民族之間的互動頻繁,對於這些族群的傳統文化應該要有更深刻的認識。再進一步詢問愛努文化復振的問題,岡田女士表示,日本政府不管在民族教育、文化傳承上都非常的努力。然而,參訪網走市的數天行程中,除了流冰祭活動中穿著改良式的愛努傳統服裝的親善大使在場地中穿梭外,並沒有聽到任何人使用愛努語交談,亦或是看見愛努生活文化的呈現。(資料上顯示,網走市約有6%的愛努族人)

北海道網走市「北方民族博物館」,展出極地生活的
原住民文化,非常值得一遊。
在台灣,為了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傳播的工作,設立了「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日本也有類似的機構-「財團法人愛努(アイヌ)文化振興・研究推進機構」,專責愛努文化的振興,並在北海道白老郡設立了「愛努(アイヌ)民族博物館」。除此之外,北海道許多地方也都設有小型的愛努博物館,也有為了兼顧觀光收益而發展出的阿寒湖愛努村落。種種關於愛努文化軟硬體的建設, 讓日本政府在愛努文化的振興上好似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實際上,除了文化議題之外,愛努族在政治參與、自治、土地等其他問題,始終沒有獲得政府善意的回應,也無怪乎「愛努文化」只能在博物館或是觀光展演中看到。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アイヌ民族博物館   http://www.ainu-museum.or.jp/
北海道立北方民族博物館  http://hoppohm.org
財團法人愛努(アイヌ)文化振興・研究推進機構  http://www.frpac.or.j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