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杜雅蒙
台東都蘭新東糖廠 |
活動首先播放了糖廠紀錄片,片中由老員工說起了那一段新東糖廠工作的點滴,如都蘭因為新東糖廠24小時製糖而成了熱鬧的不夜城,糖廠機具的運作以及工廠中不分族群的青春愛戀,言語間都透露出對新東糖廠的懷念。
都蘭新東糖廠創立於1933年,原本由高雄陳水盤、陳傳兩兄弟投資經營成立「東台製糖合資會社」,透過甘蔗契作生產紅糖,所生產的紅糖銷往日本內地,然因為戰爭,糖廠遭美軍轟炸,都蘭糖廠停擺歇業。
1960年,新竹的黃木水家族發現台東種糖環境優異才接手投資修繕,成立新東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都蘭糖廠才開始恢復生產,展開一段輝煌製糖的歲月。
1976年新東糖廠的紅糖產量到達五千六百萬公斤,產量是全台所有糖廠之冠,也成為都蘭阿美族依賴的在地產業。但好景不常,新東糖廠隨著台灣經濟結構的改變,於1991年3月停工。
現今,都蘭新東糖廠已轉型為紅糖藝術文化館。 |
紀錄片中的老員工也開心著新東糖廠能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眼前,但也大聲疾呼政府應該繼續保養主廠房的老機具,甚至可以讓新東糖廠成為一個結合藝術創作及記憶糖廠的博物館。然,這仍需要糖廠的股東、在地藝術家們以及相關的文化部門討論有共識之後才能推動,最重要的是,以政府投注資源在私人企業擁有的土地及廠房,雙方一定要具有相當(等)的誠意,包括心理上以及資本上才能成就。就目前來說,新東糖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認為部分廠房出租給藝術工作者,在股東間普遍認為是認同的最大限度,但藝術創作者卻難應付房租的壓力。例如由文建會補助都蘭山劇團所執行的文化生活圈計畫,除了房租問題,就面臨到了在地藝術家以及部落居民是否認同及合作的問題,連地方文化館計畫都尚屬困難,妄論結合在地原生藝術、都蘭藝術新移民帶來的創作藝術及糖廠產業記憶的博物館?
五十周年的系列活動的最高潮是一場即興的敲擊表演中,表演者敲打著廠房裡的老機具,舞者扭動著身軀在火光的照耀下,象徵著賦予老機具的新生命。期待都蘭新東糖廠化身為自由、狂放、藝術、原生、獨特的藝術場域指日可待,是進行式是即將完成式。
本文同步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台東都蘭新東糖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