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狼煙升起了嗎?從媒體效應的角度看起

文/ 施肥


連續4年的228,一些原住民部落會在當天,以狼煙作為媒介,串起當代體制對於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的關心。然而這兩年來,觀察活動之後的媒體反應,卻也可以發現除了一些獨立媒體外,所有的主流媒體,都沒有針對此一活動進行報導。當然,我們可以控訴主流媒體忽視邊緣議題,然而我們是否可以更深刻來反省,這樣的串連活動,為何得不到共鳴。

首先,選擇228這一天,是否造成了議題報導相互抵制的狀態?眾所週知,這一天最火紅的議題,仍是在228受難家屬與政府之間的恩怨情仇。主流媒體不斷追逐國家領導人的回應,以及相關舉辦的紀念活動。因此對於選擇228這一天,對於台灣原住民族有著什麼樣族群「具體的」歷史過程與意義,是值得探討的。如果只是因為228是日治時期之後最大的族群衝突事件這樣的標誌而來「湊一腳」,那反而模糊了歷史過程中對於原住民族的壓迫方式。

其次,對於議題性的選擇,是否太過模糊而無法讓媒體理解。議題是否能具體與聚焦,對於一個串連活動與產生的媒體效應有直接關係。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對於政府處理相關的土地、經濟開發、文化教育等事情,的確看到中間在處理過程中忽視原住民權益的狀況,然而我們是否能夠提出更具體的證據來進行「客觀性」的控訴,而非僅單方面主觀的要求「重視」或是「道歉」,這種主觀性的模式,常隱含了「排除」的意義,而讓想加入的人無法進入,也加大了媒體對於議題的距離,而失去了報導價值。

最後,一個串連活動,是相當辛苦的。對於原住民權益的爭取,必須著眼在所有原住民族共通的生存困境上。本次「狼煙再起」的主要訴求,是針對「傳統領域」權益的爭取。然而傳統領域的界定,始終在政府層次中,僅作為道德性的規範,而非政策及法令層次上的實質作用。然而就現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研究調查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訴諸到政策法令及執行面,這部分仍有相當的模糊空間。這樣的模糊空間除了政府相關單位需要努力外,我們是否也能夠提出具體的方案自立完成,這樣的自我反省能力,也必須的照看到。

對於舉辦如此串連的活動,我們仍需要尊敬與支持,而一個活動的持續性,常常是勝敗的關鍵。但同樣的一個立意良好的活動,是否能凸顯更大的效應,幫助台灣原住民族在相關議題上能夠互相支援,而非部落或各個族群自行努力。在此我們仍須一個更有效的溝通平台來協助,包含電子媒體、網路媒體等等。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用」當代主流的遊戲規則,來完成傳播我們的訴求,這部分都需要很大的「在地記錄」的工作,並且要更透徹的了解當代的行政法令與程序,這一場邊緣與主流的戰爭遊戲,才有機會倒轉。如果說「茉莉花」都能在資訊更不發達的地區開花,狼煙也一定會遍佈台灣個原住民部落中的。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