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嗎?

文:施聖文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講師


梅姬颱風重創宜蘭與東台灣,尤其80年來的聯繫台灣東部的蘇花公路,更是遭到重大的崩壞。這樣的景況,透過各個媒體的畫面不斷的播送下,「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需求聲音,「蘇花高」、「蘇花替」、「蘇花改」的各種反應,也不斷的被討論出來。

在這一波與論中,始終缺少了原住民的聲音。到底這一條「回家路」,從族群的角度要如何地重新考量呢?

就需求面而言,原鄉地區的的交通運輸,始終為原住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所造就的便利,多多少少的改善了部落經濟,但同時恨的也是在它的便利下,大部分的部落青壯年也遠離家鄉,輸出勞力到都市地區。這也是城鄉發展下的悖論。

在經濟結構的條件下,我們無法決定何種交通模式適合原鄉地區,僅能政府提供有限的開發方案中被迫接受。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波的輿論中,道路交通運輸的改善成為唯一的「方案」思考,鐵路、海陸運輸,甚至於空中交通,都沒有更多元的規劃方案能夠提供出來。長期以來台灣交通運輸發展,始終停留在平面層次,然而陸路運輸系統,所牽涉的環境影響以及風險評估上,產生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對此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曾在1986年提出《風險社會》一書,他認為風險是與人類共存的,在現代的生活中,隨著人類活動頻率的增多、活動範圍的擴大,各種決策對自然和人類社會本身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逐漸演變成人為的不確定性,需要以專家系統來主導「風險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風險」。

因此,雖然我們對風險的了解加深,但面對後果的發生常常反應過度,作出非理性的反應。然而專家系統本身也在風險的認知和解決上存在著內部爭議,權威性受到了質疑,因此個人對應風險的方式也更加個人化。

對於「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需求,看似一種個人化的需求回應,然而可以看見的是在原鄉自然環境尚未被大肆開發的情況下,一種生態觀光、深度旅遊的經濟開發思維進入部落,但回應的模式卻是依據都市遊客的交通思維,以及周邊連結運輸業者的利益,逐漸的剝除了民生基本「行」的權利。

政府應作為而不作為,轉而交由一個「市場決定論」的假思維。於是可以看到的是原鄉族人在飛機機票、鐵路車票等有限大眾交通工具下,幾乎由旅行社的包機、包票模式下,在機場與車站排隊。回家的公車也在各種盈虧數據下,逐漸取消班次。

或許對於原鄉的族人而言,一條回家的道路的祈求是那麼基本,然而背後所牽涉的是台灣在都市中心的思維下,逐漸地剝除了原鄉應有的交通運輸服務的權利。

如果需要花費那麼龐大的工程預算,去面對未來環境所產生的各種風險,政府更應該好好的重新思考現有的大眾運輸模式如何對於在地居民的需求,提供更有利的服務,而不是一味地等著災變後的風向球,民粹式的進行各種決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