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公民新聞中的資訊素養

承續上篇所談。對於原鄉,在地的紀錄、資訊的傳送、平台的運用等,成為未來縮短城鄉發展距離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

然而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到底差在哪裡?同樣提供了設備、技術、課程,為什麼資訊運用的成效卻不顯著?

首先,部落營造多半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中心,成立電腦教室共同使用。在推動資訊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的理由為「未來趨勢」、「一技之長」、「縮短城鄉差距」等。然而對於部落族人而言,多半的學習經驗來自於一種「實際體驗」方式,並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學習。相對於目前DO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數位機會中心所產生的影響與效益,似乎是很難讓族人在「實際體驗」中的了解重要性。

其次,在數位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說法是架構在一個資訊技術的客觀性。官方可以透過「統計數據」,看到參與學習與考取相關證照「人次」的增加。但資訊運用的內容,仍需要對日常生活所產生的議題,具有分析、質疑與興趣的能力。從上一篇討論部落公民記者的推動中,正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有技術、沒內容,有設備、人卻沒到位」。

因此當回到「公民記者」的課題上,仍因循了傳統的「慣習」來面對所謂「記者」的身分。傳統的記者工作,之所以保有對於議題的敏感性,是在於職業的訓練中日積月累而成。部落大小事的報導,第一直覺也是「找記者」,因為他們具有「專業形象」。自己生產內容與議題的能力,不等同於設備與技術的提昇,很難在短期內因為公共電視提供一個大眾新聞平台而消除其中的差距。

無論從部落族人「實際體驗」的生活慣習,到日常議題的敏銳性,其中夾雜了許多推動業績的數據,以及硬體空間的架構等等各種相關的人、事、地、物。中間所有過程的整合能力,我稱之為「資訊素養」。

它首要的是需具備人文的敏感與趣味,其次擁有科技資訊的操作與運用,甚至更進一步培養出市場性的嗅覺,如此才能持續的經營。它並不完全能夠從制式課程中培養出來,而是對於所身處的社會有一定視野、認識與質疑。它需要更多的討論,更基層的組織培力工作,真正的認識自己生活周遭的寶貴,認識自己在整個社會的位置。

Peopo公民新聞作為一個連結的引線,讓有心推動部落工作的族人有曝光機會。但我們仍需要更深刻反省到一個「素養」的培育,慣性的對於「理所當然」的事物質疑,它可以嚴肅,也可以幽默。它可以特殊,也可以普通。

興趣的旨趣所在,新聞與議題便如你所用。如此才能真正的透過公眾媒體傳送有意義的內容,讓別人認識,也在過程中認識自己。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