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部落公民記者計畫的推動與觀察

因緣際會,隨原住民電視台推動部落公民記者的計畫,前進到花蓮的奇美部落、馬里勿部落以及參與南區重點部落的研習會。在部落公民記者推動的計畫中,主要希望與部落的朋友,藉由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建立一個在地新聞發送的管道。

長期以來,主流媒體的新聞,多半以政治與台北首府周圍的新聞,佔據了大部分的新聞版面,而偏遠地區的新聞,總是為人所忽略。而所謂的「新聞」業已在所謂的符合「大眾口味」的消費導向下,逐漸失去新聞應有的普及性。

「公民近用」(Public Access)媒體,一直是公共電視的核心價值,2007年4月,把這個理念落實於「PeoPo公民新聞平台」,希望藉由每個人都可以有報導新聞的能力與參與的機會,讓各地的故事都能在公眾媒體上發聲。對於位處於偏遠地區的原住民部落,能夠讓外界看到部落第一手的訊息及真實生活。

本文欲從「何謂新聞?何謂議題?新聞畫面如何產生?新聞如何傳送」等基本議題發問,來回應這個計畫的推動。在部落公民記者的推動計畫中,可以看到部落的朋友在過程中一同分享與實作。

然而從側面的觀察中,可以發現幾個問題:首先,部落為什麼需要記錄自己的故事或新聞?更近一步的追問,這些記錄對部落而言有何幫助?這個基本課題的討論,很容易在「做新聞是應該的,有新聞是好的」這樣一個「假」預設下,忽略了部落主體應有的思考。

如果說光從一個利益的角度,打知名度的角度,行銷部落的角度等等,可能會陷入了迎合「大眾口味」的迷思,又同樣的回到現今媒體現狀的窠臼中。

其次,對於「新聞」背後所代表的真實性,是否需要與部落更進一步溝通其中的迷思。真實往往有立場性、主觀性,當一個現代科技技術帶入部落之後,常會造成它是一種好的、一種更為展現客觀真實的價值判斷,背後形塑出一種假性的進步觀,忽略了科技技術仍需要人為的操作。

任何新聞畫面、議題、紀錄生活影像、文字,都有人為的因素進入。因此更需要的是操作者反省能力,以及在批判的對象與議題上、影像、畫面、文字的呈現上,尋求一個正當的質疑立場。

最後是涉及有關公民記者、部落、以及觀眾群之間的關係。這裡面大致可以用作者(記者)、主角(部落)、讀者(觀眾)三者間的對話關係來看待。作者是否能完全去脫自我主觀意識來屈從於所謂的客觀立場,如果朝向這樣的方向,反而無法產生與主流媒體的區隔。

三者之間其實都處於一種對話關係,它是互為主體的動態過程,太過強調技術性,反而失去了原本三者間的對話的豐富性與創造性。例如去年莫拉克風災,台東一位在地記者;保羅的報導方式,讓大家印象深刻,這裡面就顯現三者對話關係的豐富性,讓新聞「值得」被傳送出去。

基本上,部落公民記者的推動,對偏遠的原鄉部落,是有其正面的助益,也期待它在未來能夠開展出豐富且多樣的成果。下期也會針對公民新聞平台的資訊運用,來接續本次的討論,能夠從一個整體的角度,為未來的發展,提出一些觀察心得的分享。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