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一般學生對於原住民學生在此之中所享有的「福利」,有著或多或少的疑惑與抱怨。
整理一下,不脫三個面向:一是:大家都受到同樣的教育環境,為什麼他/她們可以加分?學習母語可以加分,那其他族群的語言為什麼不行?第二,這樣的加分機制會不會使得原住民更被輕視?第三,當原住民進入大學後,為什麼享有比一般學生更「優惠」的退學機制。
所謂「優惠」的退學機制,主要是原住民學生享有比一般學生更低的退學門檻。例如台師大一般學生累積學期成績不及格學分數達兩次2分之1,而原住民學生則是累積兩次3分之2。這樣的規定條款多半與僑生、外國學生、蒙藏生、派外人員子女學生、身心殘障以及大學運動績優生等類型學生在一起。
面對這樣的規定,此時會出現兩種態度,一種是認為「原住民跟我們一樣」,不要再進行制度性的歧視。二是,當這樣條款放入與上述的身分來比較時,所謂的「歧視」又從何而來呢?或者說為什麼只有「原住民」被拉出來探討?
討論這些的議題時,在經驗層次上可以感受到在城鄉差距,社會、政經位置以及知識體系等課題中所展現的不平等。因此加分機制填補的並不是為了公平,反而正是彰顯這些「差異」的存在,尤其面臨知識學習的選擇性問題。
同樣在一般學生自身學習過程的脈絡,也可反省出「為何」要學「這些」知識?以及是「誰」決定哪些「知識/科目」成為篩選進入大學的「標準」等問題。
其次,學習母語的加分,涉及到的是族群文化困境的問題。筆者常反問學生:「如果學習原住民語言你也可以加分,你會不會學?」結果可想而知。此處並不是要檢討加分的機制與公平性之間的比較,而是回到一個基本課題:語言在文化承續的重要性,以及一種社會主流價值的依附。
如果一種語言需要顧慮到社會主流價值時,不免懷疑這項語言在社會中的認同。此外,透過「政策」方式的鼓勵,甚至透過教育過程中以「加分誘惑」來達到語言傳承的目的,顯示的是這些民族語言所面臨的危機。
其實,面對這樣的議題,都會以一種「他者再現」的眼光,透過一個個詮釋原住民的「權利」、「福利」、「規定」等,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而不自知自己的有色眼光。這樣的態度傳達出一種「他們就是原住民,所以就有這些」的訊息。
什麼時候「原住民」三個字,會是成為「加分機制」、「權利」、「福利」等的「答案」?中間的歷史脈絡、社會位置以及政治經濟制度,都不具有討論或是辯論的可能?為什麼原住民的問題,不能放在相等的溝通平台下進行,而只能在一個已經被預設好的「原住民框框」中來判斷所謂的公平?
問題其實不在公平性的層次上,而是透過這些疑惑,正可以看出現代社會中,在各種制度、心態以及社會結構,台灣原住民族正面臨的困境。它絕不僅是單純原住民族內部關起門來商量的問題,而是必須進入到整個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來論述,只是訴諸於弱勢、邊緣、殖民等的補償、悲情觀點,是需要再更前進一步了,否則原本就不是公平性的議題,會再一次的被扭曲。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