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無線、共星共碟與瞎唬弄

文/ 屋米

6/30無線類比電視訊號關閉,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洪清一親上火線投書媒體(消失的原民台 損原民權益 (聯合報,2012.6.30)

正當全民迎接無線電視數位化時代,您可能不知道,住在偏鄉、山區、離島的多數原住民族人,將無法再利用共星共碟收視原民台的節目,影響戶數達七萬五千餘戶。也就是說,七月一日起,多數的原住民族人將淪為無線電視數位時代的孤兒。這對已開發並自許為尊重多元文化、保障弱勢族群權益的國家而言,可謂是一大諷刺。
文章開宗明義表示,因為無線電視類比訊號停止,影響原鄉居民使用共星共碟收看原住民族電視台(簡稱原民台)。實際上兩種不同的訊號傳輸及接收方式,前者使用無線地面廣播,後者使用衛星訊號,並不會造成干擾。況且,無線電視頻道一直以來就只有5個頻道(臺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原民台從來不曾出現在無線電視頻道,當然也就不會發生"消失"這樣狀況。

繼續往下談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般民眾收看電視節目的方式。一般民眾其實有四種方式收看電視:有線電視系統(第四台)、地面廣播(無線電視)、衛星、寬頻通訊網路(多媒體內容傳輸平臺服務),詳細的個別說明如下表。

依據法令
電視訊號來源/相關法令
說明
有線電視系統(第四台)
*   收取收視費
*  普及率最高,6(也有人說8)
* 有線電視業者接收衛星電視訊號,再以線纜傳送至電視訊號至訂戶。
地面廣播(無線電視)
*   免費提供民眾收看節目
*   須加裝天線收訊
*   101.7.1全面數位化
* 原類比訊號只有5個頻道(台視、華視、中視、民視、公視),轉換為數位後有16頻道
*   透過有線電視系統或直播衛星業者的播送,付以收取收視費方式。
*    俗稱的小耳朵
*     原鄉共星共碟即是收看衛星電視
寬頻通訊網路(多媒體內容傳輸平臺服務)
*   需支網路使用費及收視費
*   透過網路傳輸數位電視訊號
*   IPTV、網路電視、MODVeeTV





















這張圖應該更能說明,一般民眾是使用哪一種方式接收電視訊號。(圖片來源:社團法人台灣位電視協會)

無線電視-原民台缺席

原住民族電視台並不是一個法人團體,因此向NCC申請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者執照的申請者為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廣)並非原民台,也不是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亦非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原民台成立以來始終以勞務採購案的方式委辦,原文會與公廣簽訂的「原住民族電視專屬頻道暨節目製播」委任契約書中規定:

公廣負責節目訊號傳輸,於全國各有線電視系統頻道播出,並應配合共星共碟計畫,將節目傳輸至中新一號衛星,服務衛星用戶。另配合政府傳播政策之發展,得於數位電視或其他傳播方式播出。
也就是說,原民台產製的電視節目只能在有線電視系統(第四台)、衛星、寬頻通訊網路(多媒體內容傳輸平臺服務:MOD 4頻道、VeeTV 16頻道)等看到, 地面廣播(無線電視) 是沒有辦法看到原民台的。而無線電視數位化,實際上對原民台的收視並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原民台目前為什麼沒有在無線數位頻道,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林福岳教授在101.6.6台灣立報部落新聞眼專欄(消失在數位天空的原視)就已經講得很清楚,其中的糾結紛擾這裡就不再贅述。原民台要出現在無線電視的方法有二:一是使用公視頻道,第二則是原民台自己申請(也就是原文會申請)
無線電視數位化第一梯次的釋照是給原有的5家無線類比電視台,類比訊號關掉後,無線數位訊號採用的是歐規DVB-T。一個6MHz的頻寬,以目前的技術可以塞入3SDTV或是1HDTV,因此才由原來的5個頻道,增加為16個頻道

這張圖就能說明HD(左)與SD(右)螢幕上的差異。 (圖片來源:SnapStream Blog)
電視台
頻道
對照頻率
頻道名稱
規格
公視
(
公廣集團)
CH26
542-548
公視主頻道
SD
DIMO行動電視(公廣申辦更名為公視2)
SD
客家電視
SD
CH30
566-572
HiHD (高畫質試播頻道)
HD
華視
(
公廣集團)
CH34
590-596
華視主頻道
SD
華視IQ教育文化頻道
SD
華視EQ休閒頻道
SD










以目前公廣CH26(公視)以及CH34(華視)個各規畫為3個SDTV的情況來看,若是公廣願意讓出一個頻道供原民台使用,原民台就可以有一個SD規格播出的頻道。但是,如果原民台想要播出HD高畫質的節目,以目前的公廣的頻道規畫應該是不太可能。但是如果由原文會申請一個無線電視執照,則是有可能取得一個頻道播出HD高畫質的節目,但是高額的地面廣播硬體設備的建置或租用費用,原民台的相關主管機管得要審慎考量評估。更令人擔心的是,根據第2梯次數位無線電視釋照規劃(草案),開台營運條件是必須經營高畫質電視(HDTV),原民台有HDTV的製播能力嗎?!

不可抵擋的HD高畫質時代

為了迎接高畫質數位時代的來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規定10111日起新申請檢驗之電視機及無線電視機上盒商品,必須要可以接收HDTVSDTV訊號,並標示顯示的畫質為HDTVSDTV。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高畫質輸出的電視將越來越普及,價格也會越來越低。廣播電視的數位化,也會加快電視節目內容提供者提高畫質規格。
台灣目前除了公視HIHD提供高畫質節目外,民視MLB HD、大愛二台、壹電視壹新聞及壹綜合、愛爾達、緯來體育綜合HD頻道等,亦提供高畫質節目內容。其中台視、中視、台視、民視欲藉倫敦奧運炒熱台灣數位無線電視,將在奧運期間全天HD播出賽事轉播,並在有線電視與MOD數位平台播出。
由此可知,廣播電視數位化只是一個過程,數位匯流以及高畫質節目才是真正的目的。

原民台裹足不前的半套數位高畫質之路

原民台自96年委由公廣經營後,所採購之攝影器材設備皆以HDV(1440*1080)規格為主,其中99年購置Sony HVR-Z7N HDV攝影機15套,含周邊設備總價為3,746,280元。HD攝錄影器材1套及週邊相關設備,總價4,430,150。加上其他的周邊器材以及剪輯設備的費用,這一年原民台共花了16,391,280元,為了邁向節目製播數位化以及高畫質的目標而砸錢,將近三年過去了,卻從來沒有人檢討其效益!

照理來說,既然買了HDVHD規格的攝影機,就能夠產出高於SD畫質的HDVHD規格的節目品質才對。但是從994月器材點交至今將近三年,原民台有哪一個節目是HDV或是HD規格播出?並沒有!因為公廣製播流程尚未全面數位化,節目播出的規格仍以SD為主,有沒有留存比較高畫質的原始電子檔做為資料庫備檔?就得問問原民台。

DVD 480P(720*480)即為目前SD播出規格,這張圖清楚的顯示SD、HDV、HD的差異。(圖片來源:INSPIRE GATE)


如果使用HDV的機器,結果只得到SD規格的節目品質,割雞焉用牛刀啊!

原民會瞎補助、浪費資源

雜七雜八講了一堆再回到正題來,7/14原民台原地發聲第218集節目也討論了無線電視數位化的議題。但是這集把無線電視與共星共碟的問題混雜在一起討論,對於沒有相關先備知識的觀眾來說,可能會還是聽不太懂,而且我覺得主持人本身對議題也不了解,無法幫觀眾釐清問題。

在節目12:18處主持人問關尚仁教授,原本使用共星共碟小耳朵的用戶,必須要透過數位轉換...,關尚仁教授回應,無線數位頻道的訊號沒有打上衛星,共星共碟也是看不到。由前後的討論內容來看,主持人以為,共星共碟的用戶只要安裝新的數位機上盒,就能收看到無線數位的16個頻道節目。但是關教授回應,無線數位的訊號打上衛星,共星共碟才能收看。主持人明顯把共星共碟的數位機上盒與無線電視的數位機上盒搞混。

13:17處,NCC謝煥乾處長表示,原鄉的族人如果要收看無線數位電視要換機上盒,主持人接著說待會再詢問原民會洪玲科長整個原住民地區要更換機上盒的進度。NCC謝煥乾處長指的是更換無線電視的數位機上盒,但是主持人誤以為是共星共碟機上盒的更換,因此問原民會洪科長共星共碟機上盒的更換進度,真是太瞎了!

更瞎的在後面,接完一個call out,17:44處主持人回現場問原民會洪玲科長:剛剛NCC謝煥乾處長提到,還是需要一個機上盒,把小耳朵的機上盒換新的機上盒,洪科長甚麼時候會改善?.........原民會洪玲科長也不先解釋原民會不是安裝無線電視的數位機上盒,就直接回答原民會更換共星共碟機上盒的進度。.........我的媽呀!共星共碟的數位機上盒是原民會負責為原鄉地區的族人更換,而無線電視數位機上盒的更換,是NCC免費提供給全台低收入戶的民眾,明明就是兩碼子事。(難怪我覺得這一段謝處長有露出疑惑的表情)

然後,還有更瞎的20:03秒,主持人在原民會洪玲科長說明共星共碟更新數位機上盒的進度之後說:也就是說現在,7/1號數位轉換之後,我們在原住民地區收視不良的族人,他還沒有被轉換完畢的時候,就是看到5台,可是我們一般戶看到的是16台,關教授這是不是數位落差啊?!.....數位落差個屁啦!剛剛NCC謝煥乾處長跟原民會洪玲科長都講了,無線數位頻道都有上鏈到衛星,使用共星共碟也都可以看到無線數位電視的16個頻道。

這篇文的第一版,我覺得原民會都胡亂答,現在鄭重更正,主持人的胡亂問是造成大家胡亂瞎答的主因!

實際上原民會更新共星共碟數位機上盒的原因與無線電視數位化無關。真正的原因是101年起共星上鏈改以DVB-S2訊號為主(原傳輸DVB-S訊號未隨即關閉,會並存2年),而先前原民會補助原鄉共碟的機上盒只能接收DVB-S訊號,所以原民會必須趕快更新為可接收DVB-S2訊號的機上盒,否則103年起將無法收視。

如果要判斷是否身處原鄉,只要抬頭看看屋頂有沒有小耳朵就知道。實際上原鄉許多家戶共星共碟與有線電視、寬頻通訊網路並存,全面補助共星共碟小耳朵安裝,只是浪費資源。原民會應該先做原鄉地區家戶收視訊號來源的調查,再做共星共碟的說明以及安裝需求調查。以往被人詬病的碟維修服務,在原民會DVB-S2數位機上盒的採購案中,應該也要一併納入服務契約內規範,以免又造成維修問題無人聞問或是困難重重的窘境。

原民會洪玲科長原民台原地發聲節目中(影片8:05處)表示,原鄉總收視戶七萬五千多戶裡,50%以上使用有線電視,20%使用MOD,使用衛星的約佔30%,共2萬多戶。也又是說,真正需要安裝衛星電視來收看原視的只有2萬多戶,並不需要全面補助原鄉家戶安裝共星共碟小耳朵與數位機上盒。

原住民族電視頻道的經營策略

一個無線電視類比轉換數位化的事件,可以搞得原民台相關主管機關紛紛跳出高 喊捍衛原住民傳播權,但只見口水瞎唬弄,無線與衛星傻傻分不清,卻不見深入的實質討論。原民台本身則是彷彿此事與自己無關,繼續用HDV器材,產製低畫質的SD節目,播出頻道問題就推給NCC以及原文會。

原住民的影音人才培訓,向來只重視內容產製,對於製播技術人員不重視,就連現今原民台也一樣沒有製播工程技術人員。也難怪此次事件,主管機關將共星共碟與無線電視混為一談。也難怪,原民台即便買了高階的器材,還是做低階的使用。也難怪,原民社會口喊數位匯流,卻是深陷數位亂流。

原住民族的電視頻道彷彿成了原民傳播權的指標,但必須先搞清楚其目的,才有圭臬檢視其效益。建議原住民族電視頻道可以先往這些方向做點努力:

一、原住民族電視頻道服務原鄉與非原鄉的傳播模式及策略,應該要有所不同。
二、趕上數位匯流的趨勢,產製高畫質節目。
三、培養工程技術人才

叢生,現今原住民族的電視頻道為原民台,是為公廣集團成員之一,公廣問題也影響現在的原民台的運作。依據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遴選辦法第二條規定「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其產生應由本會組成台長遴選委員會,進行遴選事宜。」延宕無解的公視董事問題,造成原民台台長不用遴選就繼續連任,今年為第六年。

瞎唬弄的原民台主管機關,再加上公廣原民台的萬年台長,現在的原住民族電視頻道前景實在不太樂觀。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 )
=====================================================
後記:這集真的是看得我很混亂,所以才有這一篇文的產生。
【原地發聲第218集】無線數位頻道無原台,族人收視權益怎麼辦? (101.7.14)



12 則留言:

  1. 感謝你的分享~~
    很好的一個資迅~~

    回覆刪除
  2. 原注民台就是原住民的文化
    式不可缺少的他代表著台灣!!!

    回覆刪除
  3. 我住在南投仁愛鄉,前天,以前來裝共星共碟的工程人員,來告知只要登記資料,即可免費收看22台衛星電視節目.
    我不解是原民會有新的收視方式,還是一場騙局?請版主惠予告知,無限感恩.

    回覆刪除
  4. 您好

    可以打電話去原民會問問看 02-25571600

    回覆刪除
  5. 我在某縣某部落有做過這個問卷調查,全村有200多戶在名冊上,真正有收視的只有一戶,90%都沒有意願看原民台的好意,結果目前又來一個說要更新的外包商說,更新的驗收單只要簽名就好,資料要核銷而已,而目明年每戶又要發一個新的數位電視盒喔!每戶喔!我真的不懂,為什麼不能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呢?官員只要講話,簽名,所有的預算就這樣圖利廠商嗎?我真的不懂,難怪我們原住民沒有辦法像客家人一樣,可以把文化傳承的那麼好,是我們太弱嗎?還是太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樓上的朋友您好
      方便與您聯繫嗎?是否能將聯絡方式email至 aboriginaltribe@gmail.com
      謝謝。

      刪除
  6. 感謝分享...這是個很重要的訊息...

    回覆刪除
  7. 當時原鄉在無線數位台轉換的收視狀況與全國相比,是明顯的數位落差,關教授在節目中已經說的很清楚,而此數位轉換業務單位,分屬NCC與原民會,兩者對原住民族收視權益,都必需負責,因此在節目中都有各自詢問,可惜事隔一年才看到此文章,立即做出回應,並謝謝您對原地發聲的指正!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線數位頻道(地面廣播)跟共星共碟(衛星廣播)是兩碼子事情喔~
      在12:18秒,主持人問了關老師一個天真的問題,主持人問關教授,使用共星共碟的原鄉,是不是透過數位機上盒的數位轉換,就可以看到地面廣播的無線數位頻道?(這是證明主持人根本就搞不清楚狀況的證明之一)

      地面廣播由類比轉為數位,實際上是收訊面積更廣,也更清晰、頻道也更多。而類比地面廣播原本就沒有原民台,轉換成數位以後也沒有原民台....實在不知道主持人比較數位落差的基礎是甚麼?!再者,基本上,能夠收到地面廣播的,照理來說都能接有線電視或是MOD、IPTV的收視戶大多不想看頻道較少的無線數位頻道。

      主持人來留言表示"原鄉在無線數位台轉換的收視狀況與全國相比,是明顯的數位落差"

      我不清楚主持人語意中的問題意識為何?!
      地面廣播補助收視系統更換是針對弱勢族群(謝煥乾處長在節目中好像有提到,對不起我不想再重看,就算他沒講,NCC網站裡的說帖也講得很清楚),原鄉地區則是因應共星共碟系統更換(全面換,目前還沒換),原民會正在著手進行中。所以我搞不懂,原鄉地區衛星系統都還沒換,就算現在只換一半共星共碟的數位機上盒好了,到底對原來的原鄉共星共碟收視戶有甚麼影響?!

      主持人又提到"數位轉換業務分屬NCC與原民會"...這又是語意不清的命題。
      地面廣播數位化數NCC,共星共碟數位化屬原民會,本集討論無線地面廣播的機上盒更換,跟原鄉的共星共碟一點關係都沒有。況且,還沒數位化的共星共碟(原鄉),就比已經數位化的地面廣播頻道(一般地區)還多,哪來的數位落差?況且,只要無線數位頻道訊號也上鏈到衛星,原鄉就可以透過共星共碟收看無線頻道播送的節目。有必要,原民台也入無線頻道、或是原鄉也都裝無線地面廣播的數位機上盒嗎?(我實在搞不懂,裝那麼多不同系統的機上盒,每次收看電視也只能擇一使用,是有那麼需要裝那麼多不同系統嗎?!)

      主持人還是多做一點功課比較好喔........

      刪除
    2. 也太不用心去瞭解問題?!原民台就是這樣被別人覺得很沒用心,沒有內容,沒有處理到問題

      刪除
  8.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9.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