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人在涼台上」蘭嶼藝術家巡迴聯展

文/ 比恕依.西浪


策展人來光說,策展的過程是不斷討論與博感情,從不被到被信任。
八月初,艷陽仍習慣照耀蘭嶼海面的時候,我乘坐著早上第二班小飛機前往蘭嶼,正巧與夏曼藍波安同一班飛機。他一貫穿著白色襯衫和黑色的西裝褲,頭戴著一頂淡棕色的草帽,這是不在蘭嶼島上時的裝扮,不過手上提著一塊大紅色風呂包著的行李。我心中偷偷的笑了,難得看到這麼有型的夏曼老師,手上卻拎著一個好像媽媽時代用的行李。上了飛機,夏曼老師和飛機上的蘭嶼老婆婆對話,才知道老師是很善良的幫著蘭嶼的老婆婆提著行李上飛機。

九月陽光未歇、東北季風肆虐之前,我又前往蘭嶼。又見夏曼藍波安老師,這一次他和來光,還有島上的老人、年輕人,他們一行人正從山上回來,穿著一身沾染著黏土工作服。他們正要開始從回復傳統達悟的陶文化,說著的時候,我見到每個人的眼睛都散發著光芒。

從我認識了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來光開始,我就一直覺的她有一種堅毅、熱情又內斂的眼神。後來有機會跟他一起合作一些蘭嶼島上藝術家的案子,像是去年甄選出十位在地工藝師、藝術家,開始修繕他們的工作室,當然也開始進行與這些藝術家們的合作。

「古老以前,椰油部落的船眼美得讓其他部落
用兩顆瑪腦換得使用權。」王朝律先生講述著創
作的意義是將傳說表現在作品上。
像今年的進行的藝術家巡迴聯展工作,是首度將蘭嶼藝術家的作品跨海帶到台灣來展覽。策展人的來光說:「你知道跟他們合作是真的要博感情的,我要拿米酒給他頭暈捏。」因為蘭嶼人向來不太容易信任別人,有一些合作的案子,若非有深厚的信任基礎和一些臨時起意的感情衝動,恐怕也很難達成。所以你看集結蘭嶼島上17位藝術家,從觀望、討論到信任,這當中最難處理的,恐怕也是如何取得在地藝術家的認同。

像是第一場在蘭恩文化基金會的展覽,東清部落的藝術家希崗菜雖然說:「來光說要辦我們的巡迴策展計畫,要到台灣展,我的頭腦就分岔了。」即便如此,他還是提著一大袋的飲料,特地趕到漁人部落來請工作人員喝飲料,表示他的認同。

「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我們並不是看作品的好和壞,而是作品裡所要思考的是甚麼事情,我稱之為原初的藝術。」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長夏曼藍波安這麼說。

的確是,蘭嶼的藝術家們,只有少數兩位受過學校裡美術課程訓練,其他的人可以說是素人藝術家。他們將自己生活的經驗,像是現代與傳統的衝突,自身跟達悟文化的對話,特別跟與自身最密切海洋的作為創作的題材。

夏曼藍波安說,蘭嶼拼板船的眼睛,不單單是部落或家族的圖騰或者是美觀,更代表了拼板舟一個與太陽和月亮的關係,特別在海上航行沒有羅盤的時代,成為達悟族人穩定內心的指南針。

蕭玉霜將自由與奔放的個性表達在藝術創作中。畫出到台北求職中,
台北人看族人的刻板印象,也畫出叛逆的自我和母親憤怒,表達了達
悟人在現代與傳統的面貌。
蘭嶼是多變的,也是正在變換中的。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有王朝律先生將自己部落裡船的眼睛和記憶中媽媽說的故事放在雕刻作品上。像年輕的女性藝術家蕭玉霜使用對比鮮明的用色,將自己處在現代與傳統的夾縫中,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作品張力十足。另一位藝術家張林山,更將對蘭嶼島上生態環境的關懷表現在作品上,他所創作的石雕角鴞,就是反思觀光客進行角鴞夜觀活動,沒有生態限制的觀光活動,都可能過度干到擾角鴞生態。

人在涼台上」蘭嶼藝術家巡迴聯展,十月分在誠品書店台東故事館,十一月份在台東美術館有不同主題、不同藝術家的展出。是首次連結蘭嶼島上六個部落工藝坊及喜愛創作的族人,展現出島嶼豐富的創作元素,並能從創作者作品看到正處在轉變中蘭嶼島上,族人與文化、自然、海洋及現代的衝突與對話。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

「人在涼台上」展覽場次

【蘭恩場】
時間 | 2011.8.1~30
地點 | 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嶼飛魚文化生活館
主題 | 石雕、木雕、染布

【誠品場】 
時間 | 2011.10.1~30
地點 | 台東故事館(誠品)
主題 |版畫、繪畫
座談 | 2011.10.1  pm2:00~3:00
主講 | 夏曼‧藍波安

【美術館場】
時間 | 2011.11.1~30
地點 | 台東美術館
主題 | 木雕、石雕及多媒材


策展人謝來光,策展的想法與展覽的意義。

2 則留言:

  1. 很高興看到這篇報導,聯展啟航了,為大家加油一下!
    ~建志

    回覆刪除
  2. 很棒,光名字方面就超越了。
    ~~舞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