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早起工作才真的像是做農的人

文/ 斯乃泱


前些日子下午,利嘉都會下起土地表面有濕的感覺的雨,下的時間也不長。前幾天下午又下起雨了,我穿著工作服騎摩托車到小米園,看見幾位長輩,問了她們,這樣的雨可以移植小米?她們告訴我,這樣的雨不行啦,等雨大一點時。

隔一天下午,我家這邊的雨持續下著,我認真的看著地上,確定是溼的,興奮地穿著工作服拿著工具到小米園,但是……但是……騎到小米園時,看見地上是乾的,到底是怎樣~~~看著正在給作物澆水的Ulun舅舅(所以我們都叫他「無論如何」舅舅),我走過去與天閒聊幾句,並種了mamari(一種我忘了國語名稱的豆),正在跟舅舅說天氣時,正好有一片烏雲飄過,下起雨來了,可是沒一會兒又飄走,雨也停了。

我認真問舅舅,土地要怎樣的濕才可以移植小米呢?舅舅把他澆水後的土撥開,讓我知道3公分左右的深度如果還是溼的,那就可以移植。於是我到小米園去撥土,哇~~~只有表面是溼的,要3公分左右是溼的,依近期氣候可能有點困難內。舅舅說:「沒關係啊,就等一等,不然你可以試幾株,移看看會不會活。怕的是沒有水分,小米苗會沒有精神,就會長的比較慢。」請舅舅教我移株的方式,舅舅說:「把看起來很密的分開,挖個洞,不用很深。然後種的時候要壓緊,不能讓它晃動。間距大約15公分,以後就長得會很大很漂亮喔!」 昨晚,陸續下起了雨,是可以讓地面下3公分還有濕的那種,心想,那隔天我要早起,趁太陽還未刺眼時趕快。

這天早上我6點半起床,穿上工作服、雨鞋、帽子,帶著小鋤頭到田裡去,舅舅他們還沒起床,自己開了門走到小米園,開始拔除還尚小的雜草,本來還想要順便移株,但挖開土看見3公分左右的土仍是乾的~~~心想,該不會又只有部落上半段下的雨比較大吧?!不放棄想移的念頭,還是給它移了一些,又擔心白天的太陽會讓移動的苗活不成,所以還是以拔除雜草為先。趁著雜草剛發芽時,先拔除一些,要misa'or(婦女之間換工)時就不會那麼辛苦了,只要將長得不好的小米拔除、取小米間距就好了,之前Ulun舅舅是這麼說。

正在認真拔草時,工寮那頭傳來舅舅的聲音說:「早起工作才真的像是在做農啊!」我看著他笑了笑,又繼續彎腰埋頭拔除雜草,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土地給作物的滋養,自己去體驗蹲下去與彎腰工作的身體感受。記得,老人曾說過,拔草與撥土時不要蹲下去,要用彎腰的方式,今天的我好像感受到彎腰與蹲下的區別在哪裡。彎腰工作方便走動且頭不易暈,蹲下工作有可能會壓到作物、不易走動,而且站起來時頭較暈,這純粹是個人體驗後的想法。

看著分布不均的小米與雜草,只想趕快將剛發芽的雜草拔除。發現自己經過去年種植小米的經驗,好像真的可以分辨雜草與小米苗(有長得很像小米苗的雜草),也可以分辨公母(公的會在一株苗中長出另一個芽,所以會長不好,必須拔除)。原本認為小米園在長小米穗前不用太照顧,順其自然就好,但這一次的經驗讓我知道以前老人天天到小米園工作的原因。

以前幾乎每家每戶都種小米,一塊小米園工作人數可能只有一到兩位,而且耕作面積都很大,除了小米還種植玉米、花生、地瓜、樹豆等作物,所以很多工作自己必須先處理,就像雜草苗的剃除、移株,做多少算多少。最起碼misa'or大家在這塊田幫農那時,工作的時間不會太久,好讓大家這邊忙完可以盡快到下一家幫忙。幫農只是協助家戶,並不是要把所有工作留到misa'or時讓大家來做,所以每日到田間拔拔小草、走動走動,也會讓作物知道我們對它們的關心與愛護,它們也才會想要讓自己長得頭好壯壯。

起身看看小米園,雜草好像拔的差不多了。看著山頭,心想,下午或許又會變天,只能在心裡祈求老天與祖靈的幫忙,雨水讓土地濕潤,我也才能進行小米苗的移株,讓小米田看起來一片綠油油。看來,做農真的要靠天吃飯,難怪,以前的人會用那麼多的儀式,來確保自己的「心」是安的。

這天早上,我花了三個小時,在田間熟悉土地、農作與我的身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