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誰的婦女國是會議?

文:利格拉樂.阿烏

數周前,接到原民會的來電,表示將在十二月舉辦一場名為「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之原住民族會前座談會」,希望我能夠出席其中一場的與談,由於來電的人在電話中語氣誠懇,所以在確認行程沒有衝突之後,便答應了邀請。

隔沒幾天,接到另外一通電話,說是該會議的承辦單位,電話裡交代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卻同時讓我感到非常不愉快,因為來電的用意是在敘述出席該場會議的邀稿事項和稿件規格;同天晚上,我收到了承辦單位寄來的電子郵件,將白天電話中所提的內容用文字詳列清楚,表示邀稿字數約莫是七千五百字,並要求在數天之後繳交,以利承辦單位能夠製作大會手冊。

這種形式的會議,過往多年來參加過不知多少場,我卻倒是頭一次遇到截稿時間如此短、卻要求字數如此多的場次,在將信件內容看清之後,儘管當初已經答應了要出席,但是礙於這種要求的不合理性,當下我還是立刻就回覆了信件,表明答應初起並未有該項要求、且時間不足以準備為由,婉拒了出席這場會議;雖然很擔心是否會因此造成主辦單位的不便,但是一篇七千五百字的論述,豈是如此輕易就能完成的呢?

本以為這件事情大概就此結束了,也就沒繼續留心事情的後續發展,意外地,二天之後我再度收到了電子郵件,信件是直接發給所有受邀的與會者,內容是說明當初要求的論述字數與截稿時間都是承辦單位的「主觀期盼」,若是受邀者無法配合,則字數與時間都有彈性空間,仍有各自發揮的餘地;這下子倒是換我傻眼了,那表示我還是得要出席這種會議囉?因為拒絕出席的理由似乎已經不存在了。

其實,這不是我拒絕出席的真正原因,之所以讓我有些抗拒到場的理由另有其他,大會希望我前往與談的是「原住民婦女的生涯規劃」,生涯規劃能怎麼談?每個人的生涯規劃都有自己的軌跡,因人事時地物的變化而有所修正,我要怎麼去討論這麼個人的議題呢?何況,名為「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之原住民族會前座談會」的大型論述場合,要談得應該是更具體的婦女政策方向吧?個人的生涯規劃?我還真不知道該從何談起呢!

不過,既然承辦單位都已經來信說明字數與截稿時間彈性開放,那麼我好像也不應該堅持己見拒不出席吧,於是,在擺爛沒交稿的狀況下,還是硬著頭皮在會議當天抵達會場,一到現場和同場次的朋友聊起交稿的問題,這才發現原來其他人也有論似的疑問,除了在學術或教學領域有長期寫稿的教授們之外,好像也有不少人如同我一般,寧可不交稿也不願意隨便寫個論述就交差了事,想來這該是主辦單位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會場裡人數並不多,看來看去都是熟面孔,有些老師是長期在這塊領域耕耘,有些族人是身在其中多年的個人或NGO組織,少部分是從部落裡趕來參與會議的有心人,但怎麼看就是覺得了無新意,不禁讓人懷疑,這樣能夠座談出甚麼樣的新發想?甚或是解決原住民婦女現正面對的窘境?

再認真的翻閱了厚厚一大本的會議手冊,內容讓我更心驚了,手冊裡開宗明義就敘述了這場座談會的目地,原來是為了民國一百年的三八婦女節將由馬英九總統開幕的「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做準備,並將發表「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初稿,而這場會前會的目地呢,就是在秉持著「以婦女議題為主軸」、「強化基層參與」、「尊重多元差異」、「過程公開透明」四大原則來做規劃;而原住民族會前會議這一場,也不過是在眾多場次其中的一個小場次,其它還有中央各部會(含跨部會)、各縣(市)政府、非政府組織與網路論壇等場次,而且都必須在今年的十二月底以前完成。

光是一場原住民族會前會議的議程裡,就又包含了「就業、經濟與福利」、「教育、文化與媒體」、「健康、醫療與照顧」三大主題,每個主題裡又細分了好幾個小子題,洋洋灑灑一大堆讓人目不暇給,看起來都很重要攸關婦女權益的議題,每個子題只給了與談人十五分鐘的時間,而且時間安排緊湊到幾乎沒有Q&A的空間,難不成這又是一場大拜拜?

我坐在台上既不安又緊張,愈發覺得自己出席這個會議明顯不妥,會議中所有的討論與發言都將送交「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的工作小組統籌參考,匆促的發表時間、未及準備的論述、出席不夠踴躍的原鄉婦女、行前的說明程度、過於學術的議題等等,這些事前的準備工作明顯不足,會不會在最後的資料上呈現出「原住民族婦女沒有問題」?一想到這種可能總結而出的結論,就讓我膽顫心驚!究竟,這是誰的「婦女國是會議」呢?

(本文亦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